构建文化馆学理论体系的若干思考

时间: 2018-12-14 浏览数 2525

+1 点赞 0收藏 分享

      摘要:

       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起到了文化主阵地作用,发挥着全民艺术普及的社会职能,为提高全民文化艺术素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保障作用,但是,目前文化馆事业还处在经验时代,缺乏应有的理论体系,与当下蓬勃发展的公共文化事业不相适应。本文从建设文化馆学理论体系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阐述了文化馆学建设,同时,给出了构建文化馆学理论体系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

       文化馆理论体系文化馆学


       我国文化馆事业从民国时期的民众美育馆发端,成为百姓学习文化艺术的社会教育场所,发挥着教育民众的社会职能。新中国成立以后,五十年代我国掀起了文化建设热潮,各地纷纷建立群众艺术馆,承担起大众艺术普及的社会职能,发挥了文化阵地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力发展公共文化建设,要求全国县县有文化馆,文化馆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起到了文化主阵地作用,发挥着全民艺术普及的社会职能,为提高全民文化艺术素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保障作用。


      但是,我们应看到,各级文化馆在公共文化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各地有许多可喜的经验,同时,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文化馆的社会角色不清晰,文化馆的社会职能的正确定位,文化馆存在的合理性等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阻碍着事业的发展,文化馆事业还处在经验时代,缺乏应有的理论体系,与当下蓬勃发展的公共文化事业不相适应。因此,构建文化馆学,建设文化馆理论体系势在必行。


       一、建设文化馆学理论体系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把握文化馆事业发展的趋势


      一方面在实践中,各级文化馆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为理论体系建设提供了多样性的素材和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在事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问题,需要理论去研究和解决,去指导文化馆实践。理论体系是从内在联系、规律性方面深刻地揭示了研究对象运动变化的客观机理,因而它可以解释事物的变化,预见研究对象未来的走向。开展文化馆学理论体系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纵向上理清文化馆事业发展的脉络,也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文化馆事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以指导文化馆实践工作。


      (二)指导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它既是公共文化建设的任务,又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理论支撑,才能建设好高效运行、网络健全、效能良好的体系。公共文化服务四大主阵地,图书馆行业有图书馆学,博物馆行业有博物馆学,而文化馆行业还停留在经验时代,目前还是理论空白,缺乏理论指导实践的高度。当前我国公共文化建设处在一个创新发展时期,新概念、新做法层出不穷,因此就特别需要对一系列实践成果、创新经验进行提炼升华,上升为理性认识,以“抽象的方式”把握“现实的存在”,使理论与实践应用融为一体,从而为公共文化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三)填补空白,丰富学科体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科体系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或分化,或综合,新的学科不断在产生,既完善了学科体系,又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体系,为人类积累了巨大的知识财富。目前,笔者利用CNKI 中国知网数据库分别检索了图书馆学理论体系建设、博物馆学理论体系建设、文化馆学理论体系建设,分别获得相关论文为 245 篇、17 篇、0 篇,可见,文化馆学理论体系建设还是空白。文化馆学理论体系建设无疑会丰富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促使人们对文化馆实践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会积累和创造出许多理论研究成果。理论体系的合理构建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定向作用,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文化馆学的发展规律和研究领域,有利于学科体系的动态发展完善。有了文化馆学理论体系,使文化馆职业培训更加专业、更加系统,有利于文化馆事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文化馆事业就会从经验时代进入成熟时代。


      二、文化馆学成为一门理论学科的可行性

      目前,一些专家和文化馆工作者怀着对文化馆事业的热忱和追求,针对当代快速发展的文化馆事业,提出建设文化馆学理论体系和文化馆学,综上所述,必要性不言而喻。文化馆学是否可以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理论学科?文化馆学理论体系如何构建?我们认为文化馆学理论体系构建和文化馆学的研究已具备实践基础和理论的支撑,其可行性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可以阐明。


      (一) 从学科的构成要素来看,文化馆学已具备构建的基础学界一般认为,科学研究从发展到成熟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其标志是要具备独立的研究内容、成熟的研究方法、规范的学科体制。文化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是提高人们文化艺术素养,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期盼的公共文化阵地,文化馆学就是研究文化馆及文化馆事业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文化馆学有其独立的研究内容和范围。文化馆学研究主要方法是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成熟的研究方法。哲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为文化馆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文化馆事业为文化馆学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实证理论来源于实践,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文化馆理论体系建设的源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一种基于实践发展的思考,是以丰富的经验认识为基础的,但并非仅仅是对实践经验的简单总结,它需要抽象的理论思维和“形而上学”的思辨,把来自于实践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发展六十多年的文化馆事业提供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文化馆多彩的群文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案例,各级文化馆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多样性样本,庞大的文化馆工作队伍为文化馆学理论体系研究提供实践验证。


      (三)公共文化理论为文化馆学构建提供理论支撑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近二十年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成就,人们在文化生活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理论界对公共文化实践不断进行总结和研究,在文化艺术管理,图书馆、博物馆、公共文化政策、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特别是图书馆学、博物馆学、文化管理等学科在高校专业教育中都有一席之地,因此,它们对建立文化馆学理论体系有着理论支撑和借鉴作用。


      (四)公共文化研究学者为文化馆学构建提供智力支持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建设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主要因素是,有一批国家公共文化建设的学者、专家,他们具有广博的学识和对公共文化建设的热情,同时,他们对我国公共文化现状有着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并积极参与了国家级和一些省级的公共文化顶层制度设计和规划制定,因此,这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公共文化建设政策、制度,规范和指导我国公共文化发展。这些学者、专家为构建文化馆学理论体系能够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三、构建文化馆学理论体系的若干思考

      一门学科理论体系是系统化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正确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时间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科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探索研究对象的一般规律,从而形成由该学科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组成的具有严密结构的理论体系。因此,我们基于文化馆事业发展成果、经验和文化馆实践,应用成熟的研究方法,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和探索文化馆事业的发展规律,把握文化馆事业发展趋势,构建文化馆学理论体系,建立文化馆学,我们必须探讨和明确以下几个问题,方可打好文化馆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础。


      (一)概念的界定

      概念是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工具。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概念由定义构成。从理论上系统地研究文化馆,就必须对文化馆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界定,确定相对统一的文化馆学科概念系统,这是建立文化馆学理论体系的前提。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文化馆、文化馆特征、文化馆职能、文化馆服务、文化馆组织、文化馆学。文化馆是由公共财政支持为主,围绕着全民艺术普及职能,提供各种服务和活动的公益性文化场所,其服务包括创作、展演、培训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馆有着鲜明的特征,一是公益文化场所。这由其公共财政的支持和提供服务的公益性决定的,它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提供公益性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这是由其服务目的是保基本、促公平决定的,服务项目涵盖各艺术门类,广阔而丰富。三是自成组织体系。文化馆自上而下有省馆、地市馆、县(区)馆及乡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四级文化馆组织体系,它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之一。


      (二)文化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首要阐明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它是科学研究和科学认识的客体,决定着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和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是学科研究的基石。文化馆是为人们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其职能是全民艺术普及。文化馆学研究对象究竟是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行为,还是文化馆事业的运行规律?笔者认为文化馆学的研究对象应为文化馆系统,即就是文化馆学是研究文化馆事业的发展规律和文化馆与社会关系的一门学科。


      (三)文化馆学的学科属性


      它是一门综合学科,因为文化馆的工作是涵盖了艺术各门类的创作、培训和展演,同时它在运行中,涉及到哲学、美学、艺术学、管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社会学、传播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多门学科。我们可以认为文化馆学的本质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是一门以文化馆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化馆系统的构成、特点和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四)文化馆学的研究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研究,只有应用科学的方法,才能真正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建立起科学体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两条道路进行的,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方法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分析、演绎推理等思维过程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主要手段。我们把学科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的概念作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相应的,我们把与之相对应的最具体的概念、原理称之为逻辑终点。我们通过归纳、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过程,对经验事实进行整理总结,从最抽象的范畴向最具体的概念推进,使理论体系的构建沿着最抽象的概念这个逻辑起点经一系列中介概念到达逻辑终点,同时找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原理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构建起学科的理论体系。


      (五) 文化馆学的理论体系结构

      我们可以把文化馆学的理论体系结构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二大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理论,它是对文化馆具体工作和具体社会行为的决定因素和文化馆学建设发展内在规律的深层次揭示,主要研究内容有文化馆概念、文化馆学研究对象、文化馆学学科性质、文化馆学研究方法,文化馆学基本原理、文化馆发展历史。

      

      第二部应用理论,它是基础研究的成果的理论应用,是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向实践方向的延伸和应用,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针对文化馆及文化馆事业建设与实践中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推动文化馆事业向着科学的轨道发展。这部分分为文化馆管理(微观部分)和文化馆事业发展(宏观部分)。一是文化馆管理(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单个文化馆的组织管理,如文化馆的职能、文化馆活动组织,文化馆培训开展、文化馆创作繁荣、文化馆队伍建设、文化志愿服务、文化馆管理。二是文化馆事业发展(宏观部分)。主要是从文化馆事业整体发展去研究,内容包括文化馆制度设计、文化馆事业的四级组织体系、文化馆总分馆建设、文化馆标准建设、文化馆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数字文化馆建设、文化馆与社会融合、文化馆事业未来发展。

 

      四、结语

      文化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当下公共文化建设不可回避的一个命题,其刚刚进入学界的视野,可能成为公共文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文化馆事业是文化馆学理论体系建设和文化馆学构建的源泉,随着社会的进步、事业的发展,文化馆学理论体系也会不断地更新和丰富,文化馆学就越来越成熟。在研究文化馆学理论体系时,我们应关注新时代下的文化馆事业对社会的作用,全民艺术普及对人的全民发展的意义,以及在互联网时代和共享经济大融合的背景下,文化馆事业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雷.我国体育艺术学学科理论框架构建[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2]赵正阳.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新论[J].现代传播,2013(10)

      [3]袁广林.构建公安学学科理论体系的方法与策略[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尤江东,丛敬军.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与学科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2(8)

      [5]易凌,龚蛟腾.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研究综述[J].图书馆论坛,2018


(作者单位:广东省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