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群众文学年度报告(2016)

时间: 2019-01-16 浏览数 11528

+1 点赞 0收藏 分享

北京群众艺术馆创作辅导部  杜染


       2016年是北京市群众文学工作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一年。根据国家文化部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文化工作指导精神,完成北京市文化局和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的工作部署,首次全年以北京市基层群众文艺创作辅导(文学)专项工作为主线,以“文荟北京”为主打品牌,推出了“文荟北京”群众文学奖、“文荟北京”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优秀成果选、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系列研讨会等市级活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北京市群众文学原创作品进行了征集、研讨、评选,对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者、辅导者、基层群众文学项目、群众文学组织进行表彰奖励,探索了北京市群众文学工作全面发展的新途径,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全市群众文学工作者、业余创作者一级各位专家的一致认可。这一系列工作创新不仅促进了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对全行业的业务发展也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此外,北京群众艺术馆还对全市文化馆系统文学业务干部进行了业务培训,助力能力建设,并组织全市文化馆文学干部对全市群众文学工作进行了交流研讨。在北京市组织参加天津市第25届“东丽杯”全国鲁藜诗歌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佳绩。

       2016年成为北京市群众文学的转折点,开创了北京市群众文学的新时期。

       一、北京市群众文学基本概况

       北京市现有1个市级群众艺术馆,市辖16个区,有20个文化馆。其中东城、西城、海淀、房山区各有两个文化馆。群艺馆、文化馆文学业务工作一直是群艺馆、文化馆整个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学岗位设置、文学创作以及文学组织、文学活动等几个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2016年开始,北京市群众文学工作走上规范化、专业化之路,该报告所说的北京市群众文学主要也是指北京市文化馆体系的文学业务工作,以及代表北京市参加的全国群众文学活动,对本市相关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的群众文学工作也进行简要介绍。报告中对2016年以前的情况也进行简要追述。

       (一)文学岗位设置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北京市各文化馆就基本配备了文学干部,有些文学干部后来成为专业作家、合同制作家或文艺界领导,如毛志成、理由、陈祖芬、星竹、成志伟等,有的文学干部一直在文学岗位上工作到退休,如孟广臣、赵敬强、宋庆丰、郑建山、谭宗远等。如今,前几代文学干部相继退休,一些新的文学干部充实了进来。目前基本上每个文化馆1名文学干部,有的文化馆有2名文学干部。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一些文学干部还兼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岗位,或担任馆或部门的领导岗位。2015年北京群众艺术馆内部机构调整,开始设置文学干部岗位。

       (二)文学创作

       全市群众文学创作成果主要体现在内部资料和正式的出版物上。如各区文化馆、文联、作家协会及有关系统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编印的内部资料(书、报、刊)和正式出版的文库、文丛、文集上。

       在市级层面,1993年,北京群众艺术馆创办《北京大观园》文学季刊,1998年改为综合性的工作刊物《群文博览》,2012年更名为《首都公共文化》,辟有文学园地栏目。2004年,北京市文化局推出“北京市群众文化艺术丛书”,为群众文学和艺术骨干正式出版个人作品集10部。2016年,作为北京市基层群众文艺创作辅导(文学)专项工作的成果,北京群众艺术馆编辑出版《文荟北京——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优秀成果选(2016)》,精选了获得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成果奖的作品,此后将每年编辑出版优秀成果选,以“年度文选”的形式集中展示首都群众文学创作的精品佳作,为群众文学积淀“经典化”作品。

       在各区层面,每个区都有一批文学创作骨干,每个区也都有发表文学作品的连续编辑印刷的内部资料印刷品,编辑出版者有的是文联,有的是文委,有的是文化馆,如海淀区的《红叶》,西城区第一文化馆的《蒲公英》,朝阳区文化馆的《芳草地》,大兴区的《兴星》,门头沟区的《百花山》,昌平区的《军都文苑》,东城区的《东城文苑》,密云区的《渔阳文艺》,丰台区的《卢沟月》,延庆区的《妫川》,怀柔区的《怀柔文艺》等。这些出版物很多是综合性的,里面有文学作品的栏目,有的是以文学作品为主。此外,各区的宣传部、工会、共青团等部门也基本上编辑出版本系统的综合性内部资料印刷品,里面有文学作品的园地。这些内部资料印刷品刊登的文学作品是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成果的重要体现。有些区,如通州区,还陆续正式出版了业余文学作者的专辑《运河文库》,一些文学干部或创作骨干还出版了个人的作品集,如东城区的郑效农、杨建业、阿勇、丁大华、秦景棉、李俊玲、尚利平、侯嘉亮等,西城区的李金龙等,朝阳区的徐伟、谭宗远、赵国培等,通州区的张宝玺、刘祥、郑建山、张凤军等,顺义区的高国敬、王克臣、许福元、张爽、赵德印等,石景山区的杨金凤等,大兴区的戴振宇、刘兴正、侯淑玉等,昌平区的星竹、高若虹、辛立华等,延庆区的孟广臣、连禾、张义等,房山区的凸凹、王健、刘泽林等,门头沟区的马淑琴、杜晓等,海淀区的崔墨卿等,平谷区的刘廷海、柴福善等,怀柔区的宋庆丰等,密云区的柏峰、王也丹、冯文暄、琴墨等,丰台区的赵敬强、赵秀云等。

       此外,宣传系统、工会系统、公安系统、工商系统等也搭建文学创作的平台,涌现出众多文学创作的骨干,如宋青松、许震、贾福林、北狼、林遥、李保田、来印生、黄开建、果然等。

在2016年北京市基层群众文艺创作辅导(文学)专项工作——首届“文荟北京”群众文学奖中,获得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优秀成果奖的作品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群众文学原创作品中精选出的精品,如获得优秀成果奖作品集一等奖的小说类张宝玺著《沧桑》、李金龙著《李金龙作品选》、林遥著《故事》等3部作品,散文类孟广臣著《吾土文心——延庆文学六十年杂忆》、柴福善著《两栖集——柴福善散文精粹》、许福元著《印象美国30天》、林遥著《明月前身》、杨金凤著《五月五的雨》等8部作品,诗歌类高若虹著《雨水打不散羊群》、崔墨卿著《雨丝风片》、张夙起著《浪迹家园之外》、林遥著《凭栏迎雪阁诗词》等17部作品,戏剧类刘康达著《运河人》,曲艺类辛立华著《辛立华相声、戏剧小品集》,综合类郝红艳著《太阳雨》、赵国培著《另一种风景》、云西子著《落花满肩》、郑建山著《郑建山作品选(上下)》等6部作品,单篇作品一等奖的海宽的小说《水随山转》,张爽的散文《开往黑夜的火车》《春天里来忆浩然》,伽蓝的诗歌《听冯秋子讲课》、黄志的诗歌《那把镐是父亲用过的》,胡广星的剧本《大汉名臣》、杨建业的剧本《前门人家》、刘雨霏的剧本《结》,绳宝珍的曲艺作品《浴血战南苑》。这些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可以说是2016年征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群众文学创作的经典作品。当然,还有一些佳作因本年未报送而未在此统计。

       (三)文学组织和文学活动

       北京群艺馆在2015年部门调整前,没有专设文学岗位,文学活动主要是组织开展全市文学业务培训、作品汇编,没有常设的文学赛事品牌,近年来主要是组织参加天津市“东丽杯”全国群众文学评选。2016年开始开展北京市基层群众文艺创作辅导(文学)专项工作,以“文荟北京”为品牌推出了一系列文学活动,并创立“北京群众文学共同体”,将群众文学工作者、专家和业余创作者整合到一起,建立工作站、专家库、创作平台和激励机制,为文学专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机制。

       各区文化馆的文学干部团结本区的文学创作骨干,组成文学协会、文学社等团队组织,开展文学活动,以日常团队活动、赛事活动为依托,通过举办文学讲座、培训、采风、文学创作比赛等活动促进文学的普及与提高。

       在各区有关系统及基层街道(乡镇)、社区(村),也有众多的文学组织,如东城、朝阳等区老年大学里的文学班,东城区交道口街道的三爱诗社、建国门街道的梁园诗社,大兴区西红门镇的热土文学社,顺义区仁和镇望泉寺村望泉寺文学社,以及民间发起成立的北京九月文学社等。这些基层文学组织把当地文学爱好者凝聚在一起,在文学活动中提高文学创作和欣赏水平。

       市工会系统在首都职工文化艺术节中设立“首都五一文学奖”,面向全市职工开展征文和评选活动,北京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和市文联共同主办,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与北京作家协会承办北京市职工文学创作研修班创办于1996年,已经举办了15期,近2000名首都职工文学爱好者参加了学习和创作实践,200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文学创作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在全市各区也常年举办文学征文、文学培训、文学讲座等活动。其中,延庆区文化馆群众文学创作培训坚持多年,培养了一大批文学创作骨干。此外,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每周六上午举办的“作家与读者见面会”已坚持近10年,与读者见面的既有王蒙、莫言、刘心武、从维熙、蒋子龙、梁晓声、曹文轩、刘庆邦、陆天明、严歌苓、邱华栋、刘一达、凌鼎年、梁衡、王宗仁、韩小蕙、肖复兴、艾克拜尔·米吉提、梁秉堃、西川、欧阳江河、于坚等著名作家、诗人,也有仲呈祥、王一川、叶廷芳、何镇邦、张颐武、刘勇、白烨、张志忠、张梦阳、李建军等著名评论家、学者。

       二、2016年北京市群众文学业务重点工作

       (一)北京市基层群众文艺创作辅导(文学)专项工作

经过全市群艺馆、文化馆群众文学工作者及各位导师一年的紧张工作,2016年北京市基层群众文艺创作辅导(文学)专项工作——首届“文荟北京”群众文学奖于2017年1月揭晓。

       “文荟北京”群众文学奖共包括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基层群众文艺创作辅导(文学)专项工作组织工作奖、北京市优秀基层群众文学项目、北京市优秀基层群众文学组织、北京市基层群众文学创作辅导终身成就奖和最高群众文学奖等6个奖项。

       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曲艺、民间文学、综合等7个类别200余名作者的248篇(部)作品获得首届“文荟北京”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

       延庆区文化馆等10个文化馆获得单位优秀组织奖。张义等10人获得个人优秀组织奖。顺义区文化馆等15个单位获得单位组织奖。张娇等15人获得个人组织奖。

       延庆区文化馆群众文学创作培训、大兴区文化馆《兴星》、海淀区文化馆《红叶》、西城区第一文化馆《蒲公英》、门头沟区文联《百花山》等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基层群众文学项目。

       东城区第一文化馆文学协会、东城区交道口街道三爱诗社、顺义区仁和镇望泉寺村望泉寺文学社、北京九月文学社、大兴区西红门镇热土文学社等5个基层群众文学组织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基层群众文学组织。

       孟广臣、王克臣、刘祥、刘文志等4人获得北京市基层群众文学创作辅导终身成就奖。

       孟广臣、林遥获得最高群众文学奖。

       由北京市文化局支持、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主办的2016年北京市基层群众文艺创作辅导(文学)专项工作历时一年,包括征集作品阶段,点评研讨阶段,作品修改、评选、编选、出版阶段以及成果汇报推广阶段等四个阶段。

       该项工作得到全市文化馆和业余作者的积极响应。征集到的正式出版作品集共有202名作者225部,另有227名作者在区级以上报刊发表的单篇作品335件115万字,根据文学类别聘请了市级以上国办杂志社、出版社、报社、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文艺院团等单位从事文学专业工作的15位文学导师。文学导师对作者进行创作指导,对作品进行研讨点评、评出奖项、选编成果。共举办了15场各文体创作研讨会,以专业性、权威性、公正性的原则和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标准以及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选出了首届“文荟北京”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优秀成果奖和最高群众文学奖,并根据全年文学专项工作情况,评选出了北京市基层群众文艺创作辅导(文学)专项工作组织工作奖、北京市优秀基层群众文学项目、北京市优秀基层群众文学组织、北京市基层群众文学创作辅导终身成就奖。并正式出版《文荟北京——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优秀成果选(2016)》。

       2016年的文学专项工作是第一年举办,充分体现了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北京群众艺术馆)作为市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服务职能和业务职责。该项工作将群众文学创作、队伍建设、成果展示以及活动开展等工作全面兼顾,在工作目的上,重在群众文学领域出作品、出人才;在工作特色上,突出创新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专业化、常态化、系列化、全面化、全程化的特点;在创作辅导上,采取“针对作品、分类辅导、导师制”的工作方式运作。通过开展此项工作,一是初步建立了“群众文学创作辅导体系”。形成了“导师制统领式常态化”创作辅导模式,并培育“文荟北京”品牌,这不仅在北京具有开创意义,在全国也属首创。文学创作辅导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工作创新,体系新、内容新、方法新。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专业本位新观念、常态化工作模式、导师制运作方式和统领式队伍建设上。二是达到了出作品的目的。积累了优秀的群众文学作品,为作品推广和再创作提供了基础。如获得各类文体优秀成果奖的作品。三是形成了一支创作骨干队伍,达到了出人才的目的。在报送作品的400余名作者中,有200余名作者获得创作成果奖,这也是全市群众文学创作的骨干力量。在工作中,组织者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了“北京群众文学”微信群、“北京群众文学工作”微信群和“北京群众文学”QQ群,让信息传播更加便利,在工作实践中,创立了“北京群众文学共同体”这一新机制、新模式。四是在全市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深远意义。该项工作得到全市创作者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作者们感谢主办方对基层文学艺术的倾情扶持,搭设了如此高端的市级创作、交流平台,认为这项工作为文化馆文学创作人员和全市业余创作者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燃起了大家对文学的激情,争取创作出优秀作品参加每年的活动。专家们认为这项工作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系统性,是一项综合性的文学业务工作,在以往还未见过这种形式,虽说又点评、又研讨、又选编、又评选,工作内容繁多,时间跨度长,有些辛苦,但通过这项工作,把北京市建国以来的佳作进行了筛选,看到了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的高原与高峰,也看到了政府文化事业单位的责任和担当,做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

       有上级部门的支持,有专家的指导,有全市作者的参与,我们将继续做好“文荟北京”的品牌培育工作,使其在全国群众文化业内具有知名度,并在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上进行工作创新,形成专群结合、全民参与的“北京群众文学共同体”,全面发展首都群众文学事业,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为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修养和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繁荣群众文艺创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全市文化馆文学业务干部培训班助力能力建设

       由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主办、培训管理部实施的2016年北京市全市文化馆文学业务干部培训班8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朝阳宾馆举行。李修建、鲁太光、张桂兴等专家为来自全市各文化馆的36名文学业务干部分别讲授了《魏晋:中国美学的发生期》、《国内外艺术人类学研究概况》、《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新世纪文学创作现状及其可能》、《弘扬优秀传统诗词,促进首都文化发展》。培训期间还举办了学员交流座谈会和文化馆群众文学工作研讨会。

       本次培训班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性质和目的上,定位准确,要求严格,规程严谨。将文学业务干部培训定位为业务人员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并颁发培训证书。按照文化部对文化馆评估中对业务人员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学时的要求,业务人员要完成国家规定的继续教育每年72个学时。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对全市文化馆业务人员每年举办培训,既是落实文化部的有关精神和要求,为业务人员完成继续教育学时提供学习机会、提供专业服务,也是通过高层次的培训,提高北京市文化馆系统文学业务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满足文学干部业务学习、交流的需求,让文学干部掌握当前文学发展状况,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理论素养,拓宽视野,增强指导基层群众文学工作的能力。因此,要求各文化馆参加培训的学员必须是文学业务或与文学工作有关的文化馆在职业务干部,或在各区文化志愿者服务分中心注册的与文学工作有关的文化志愿者,保证志愿者接受培训的权利。

       第二,课程设置上,突出综合性、专业性和理论性。由于培训属于对在职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工作能力的提升,而且文化馆的业务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所以要求业务人员不仅具有本专业知识,还需具备群众文化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以便于开展本区的群众文化工作。另外,在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的文学工作中,针对创作辅导,已经开展了北京市基层群众文艺创作辅导(文学)专项工作,该项工作贯穿全年,采取“针对作品、分类辅导、导师制”的创作辅导方式,是一种全程化、跟踪式辅导,参与者是所有创作者。而文学干部培训是针对在职文学干部,属于岗位培训、继续教育,注重能力建设,提高工作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侧重综合性、专业性和理论性。鉴于培训的性质和定位,今年的课程安排经过了精心策划和创新,聘请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秘书长李修建讲授了《魏晋:中国美学的发生期》和《国内外艺术人类学研究概况》,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鲁太光讲授了《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和《新世纪文学创作现状及其可能》,北京诗词学会会长张桂兴讲授了《弘扬优秀传统诗词,促进首都文化发展》。专家们的讲授对文学干部拓宽文化和理论视野,提升业务技能,合理架构知识结构有所助益。

       第三,培训形式上,专家授课与工作研讨相结合。为了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全市文化馆文学干部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以及文学工作研讨搭建市级平台,利用难得的全市文学干部集中培训机会,培训班除了专家授课,还举办了学员交流座谈会和文化馆群众文学工作研讨会。研讨会上,杜染介绍了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今年开展的北京市基层群众文艺创作辅导(文学)专项工作情况和本次培训班的创新之处,各区文化馆文学干部也介绍了本馆文学工作情况,并对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开展的文学工作表示赞许,认为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不仅通过开展文学专项工作把全市群众文学工作统领了起来,而且还建立了QQ群、微信群,成为各馆文学干部交流工作的红娘。

       在学员填写的满意度测评表中,学员们用文字感谢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举办这次培训班,希望把全市文化馆文学干部培训常年开展下去,带领全市文化馆文学干部把首都群众文学工作抓实、抓好,让文学工作为首都群众文化事业和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北京市组织参加天津市第25届“东丽杯”全国鲁藜诗歌奖

天津市第25届“东丽杯”全国鲁藜诗歌奖颁奖会和第9届全国群众文学诗歌创作论坛由中国文化报社、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东丽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天津市群众艺术馆、东丽区文化广播电视局承办。

       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作为参赛组织单位之一,获得单位优秀组织奖。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创作辅导部杜染获个人优秀组织奖。

       北京市报送参加评选的共有12个区报送的23名作者5部诗集和2 7首单篇诗歌。丰台区报送的李成恩诗集《酥油灯》获得诗集一等奖,昌平区报送的高若虹《去看一棵树》(组诗)获得单篇一等奖。大兴区报送的魏翠萍(蔚翠)《一只羊的恩惠》(组诗)获得单篇二等奖,东城区报送的刘连勇(阿勇)《发现》(外一首)获得单篇三等奖。另有社会报名的北京籍作者吴猛《一朵云的胎记》获得优秀奖。北京市2016年的获奖成绩之高前所未有,在全国也居于前列。

       “东丽杯”群众文学评选活动是全国首批公共文化示范项目,据主办单位介绍,第25届“东丽杯”鲁藜诗歌奖评选活动共收到稿件千余篇部,全国45个单位组织报送作品参赛,23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文化(群艺)馆组织单位报送作品,还吸引了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作者以及海外华侨的热情参与,最终有154篇部作品获得东丽文学大奖、新人新作奖、单篇诗歌和诗集等级奖和优秀奖。

       (四)建构“北京群众文学共同体”

       “共同体”是社会学概念。“共同体绝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具有共同性的群体,而是指生活在一起的人们通过彼此之间的交往而形成的共同关系模式。” 齐格蒙特·鲍曼在《共同体》一书中,将“共同体”一词界定“指社会中存在的、基于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这些共同特征包括种族、观念、地位、遭遇、任务、身份等等)(或相似性)而组成的各种层次的团体、组织”。 滕尼斯认为 “共同体的理论出发点是人的意志完善的统一体,并把它作为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的状态。”“共同体是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这就是共同体的本质” 入江昭认为“共同体”是指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和社会内聚性基础上组织起来的群体,参与者通常具有共同的成员身份和情感纽带,在共同体内部可以实现自己的需要并通过发挥自己的影响来获得自我实现,也就是说具有强烈的共同体意识。 “布朗和杜盖德以及温格等将实践的共同体作为知识在组织内以及跨越组织边界的生产和创新的社会安排的机制。”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 提出“真正的共同体”——“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立基之处乃是处于共同体之中的个人如何获得共同体之下的自我确认及个人确认之下的自由的获得和发展的空间的拓展,而真正的共同体对于马克思的期冀来讲是达致这一获得和拓展的真正的条件,这应该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精髓之点。” 

       “共同体”概念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实践中的相互介入、共同的事业和共享的技艺库,使得一群个体凝聚成共同体,同时决定着其中每个成员的身份。” 国际政治、城市发展、教育、科技等领域已经建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科学共同体”“学术共同体”等新机制、新模式、新载体、新平台、新架构。

       北京群众艺术馆“北京群众文学共同体”是北京市基层群众文艺创作辅导(文学)专项工作的核心概念,属于专业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学习共同体范畴,是以有机的方式发展着的群众文学工作者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和业余文学创作者的文学创作共同体。其性质是以共同的事业为依托的群艺馆文学业务工作机制和服务平台,是一种整合的合作力量,整体的运作机制,是共同的文学事业,共同的精神家园,每个成员以文学活动的同一性方式存在于共同体之中。信念是“民主管理,共同协作,共享发展”。宗旨是“在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实现每个人的文学梦想”。目的是“出作品,出人才,出活动品牌,激发和引导群众文学创作,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任务是完成北京市基层群众文艺创作辅导(文学)专项工作,以及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研讨会、“文荟北京”群众文学奖和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优秀成果选出版工作。工作规范是“群众文学共同体是北京群众艺术馆指导、协调下的项目负责制,各成员间是合作伙伴、相互借入的关系,体现友爱、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和相互依赖意识。共同追求,共同担当,志愿服务。”立足点是“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北京群众艺术馆“北京群众文学共同体”由工作站、专家库、创作平台、激励机制等组成。工作站协调由北京群艺馆及各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北京群众艺术馆及各区文化馆文学干部、各有关单位相关人员。专家库由在京市级以上单位高级职称以上专家组成,并担任文学创作导师和评委。创作平台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曲艺、评论、民间文学等7个平台,各创作平台召集人由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优秀成果奖的获奖者代表担任。激励机制主要指“文荟北京”群众文学奖的各种奖项、优秀创作成果推广活动等奖励、扶持措施。

       三、北京市群众文学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一)树立群众文学工作的科学理念

       群众文学工作的科学理念概括为职能观、整体观、服务观、专业观。

       职能观是指群众文学工作是群艺馆、文化馆的一项重要的服务职能和业务职责,是群众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群众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决定的。

       整体观是指群众文学工作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按照整体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文学工作的连续性和向更高阶段发展。在文学类别上是全方位的,包括文学的各个文体以及民间文学。在服务对象上是面向全民的,职业作家之外的所有业余创作者。在服务区域上是全覆盖的。市群艺馆是面向全市业余创作者,区文化馆是面向全区业余创作者,包括各个系统的业余创作者。在激励机制上是全面发展的,做到全面兼顾,整体发展。既奖励优秀创作者和优秀作品,又奖励组织者、辅导者以及基层群众文学组织、群众文学项目,建立北京市群众文学工作的市级荣誉制度,引领社会核心价值,建构社会主流文化,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

       服务观是指在工作中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事业发展关键在人,群众文学工作者应以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开展活动,为群众搭建平台,不利用职务之便谋求一己私利。

       专业观是指群众文学工作是一门专业,群艺馆、文化馆应遵照“专业原则”,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群众文化工作队伍。在文学岗位设置上设立文学岗位,由专业人员担任文学干部,这是开展本馆、本地区群众文学工作的基础,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里,提高文学工作质量,也有利于参加专业交流活动。

       (二)以创新精神开创工作新模式,建立长效机制

       北京市群艺馆从2016年开始开展的北京市基层群众文艺创作辅导(文学)专项工作就是一种工作新模式和长效机制,在这项专项工作中开创了“文荟北京”群众文学奖、文学创作研讨会、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优秀成果选等品牌,并创立了“北京群众文学共同体”,为业务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对其他群众文艺业务以及各基层单位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示范意义。

       在创作辅导上,形成了“导师制统领式常态化”创作辅导模式,用系统理论和现代的整体的专业的方法,进行系列化、专题化、正规化的创作辅导。对创作成果进行评选、出版,旨在遴选精品,在精品中积淀群众文学“经典化”作品。

       (三)把握群众文学工作特点,提高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能力

       首先,应明晰服务对象。群艺馆、文化馆是政府设立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群艺馆、文化馆开展的群众文学工作与作家协会等人民团体和专业文艺院团等专业机构开展的文学工作不同。群众文学工作是以非专业、非职业的创作者和业余作家为服务对象,不包括专业作家。而作家协会以入会的专业作家和业余作家为服务对象。

       其次,应提升服务能力。群众文学干部不仅应具有文学专业能力,还要具备群众文化业务能力。不仅有文学创作能力,还应具备群众文学的组织、辅导、研究能力。把自己锻造成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能力的人才,并注重综合素质和敬业奉献精神的培养,掌握互联网等现代文化传播方式,提高服务效能。

       再次,应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整合专家、群众文学工作者、业余创作者力量,以及文化志愿者力量,参与到群众文学工作中来,建立科学的参与机制和平台,提高参与效率,共同把群众文学工作推向更高发展阶段。


2017年2月22日



附录:北京群众艺术馆“北京群众文学共同体”组织架构


       北京群众艺术馆“北京群众文学共同体”是北京市基层群众文艺创作辅导(文学)专项工作的核心概念,是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学理依据,并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属于专业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学习共同体范畴,是以有机的方式发展着的群众文学工作者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和业余文学创作者的文学创作共同体。

       北京群众艺术馆“北京群众文学共同体”由工作站、专家库、创作平台、激励机制等组成。

       一、总纲

       (一)性质:以共同的事业为依托的群艺馆文学业务工作机制和服务平台,是一种整合的合作力量,整体的运作机制,是共同的文学事业,共同的精神家园,每个成员以文学活动的同一性方式存在于共同体之中。

       (二)信念:“民主管理,共同协作,共享发展”。

       (三)宗旨:“在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实现每个人的文学梦想”。

       (四)目的:“出作品,出人才,出活动品牌,激发和引导群众文学创作,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五)任务:完成北京市基层群众文艺创作辅导(文学)专项工作,以及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系列研讨会、“文荟北京”群众文学奖和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优秀成果选出版工作。

       (六)工作规范:“群众文学共同体是北京群众艺术馆指导、协调下的项目负责制,各成员间是合作伙伴、相互借入的关系,体现友爱、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和相互依赖意识。共同追求,共同担当,志愿服务。”

       (七)立足点:“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工作站

       协调:北京群众艺术馆及各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

       成员:北京群众艺术馆及各区文化馆文学干部、各有关单位相关人员

       三、专家库(导师、评委)

       韩小蕙、刘一达、刘玉琴、段宝林、赵书、梁秉堃、马光复、姚振声、张桂兴、李培禹、刘晓川、彭俐、王晓、杜丽、徐虹、高昌、吴彤、鲁太光

       四、创作平台

       小说创作平台:召集人:李金龙、张爽

       散文创作平台:召集人:柴福善、林遥

       诗歌创作平台:召集人:高若虹、阿勇

       戏剧创作平台:召集人:杨建业、胡广星

       曲艺创作平台:召集人:辛立华

       评论创作平台:召集人:陆丽明、马海晶

       民间文学创作平台:召集人:杨金凤、郑建山

       五、激励机制

       (一)“文荟北京”群众文学奖

       (二)北京市群众文学创作优秀成果推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