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年画 过大年|2025年“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美术作品线上展览正在进行时(第三期)
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早期与驱凶避邪、祈福迎祥这两个主题有着密切联系。传统的民间年画多用木版水印制作。随着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限于门神之类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年画逐渐主要发展为在新年时张贴,用于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装点喜庆的年画,不仅蕴含着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期盼,更是记录民族文化的形象史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生动载体。

2025年春节前开始,北京市文化馆计划在官网和公众号推出多期“赏年画 过大年”云展览,与您共同鉴赏优秀年画电子作品,充分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散发的新时代魅力。
第三期展览
陈震《红糖飘香幸福生活》

冯海东《渔船回港补网忙》

高源《幸福路上》

郭丽莎 祝剑凯《新河草编》

季远《西塞山涧青叶季》

李丽《牛转乾坤》

李玉玲 《直播助农果,科技致富我》

李悦《元宵花灯》

厉坚芳《葡乡共富歌》

刘家诚《岁稔年丰图》

刘琪玲《幸福时刻》

陆桂明《苗族花山节》

宋振平 《收获》

王维《欢欢喜喜接新娘》

张力《灵蛇献瑞童嬉乐》

张云珠《早市》

赵一晓《金秋石榴香满园》

朱碧云《绣球花下春事忙》

朱琳《火把节日庆丰年》

庄丽君《梭儿穿出幸福来》

来源:创作辅导部、网络信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