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雅韵竞风流 美育新篇启华章 2025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歌唱北京 首都市民器乐大赛(百团汇演)复赛评审工作圆满收官
6月20日至27日,歌唱北京——首都市民器乐大赛复赛评审在北京市文化馆圆满完成。经专业评审团层层筛选,362名独奏选手与102支器乐团队脱颖而出,将于7月向总决赛桂冠发起冲击。本次复赛打破传统赛事边界,以创新机制、数字赋能、美育联动三大特色,勾勒出首都群众文化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
一是多维矩阵构建"全民艺术舞台"
赛事突破传统办赛模式,构建起"政府主导+阵地支撑+社会协同"的立体化参与网络,依托全市16区文化馆、社区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阵地,联动45所美育基地校,形成覆盖全市的艺术孵化矩阵,参赛群体呈现"老中青少"全龄段覆盖,既有银发乐手展现夕阳风采,也有稚龄琴童奏响天籁之音,真正实现"人人可参与、处处有舞台"的文化盛景。
二是数字引擎激活文化新生态
赛事深度融入"数字文化馆"智慧平台,构建起"云端+线下"双轨并行的赛事生态,通过线上报名通道,近万名选手实现"一键参赛",这种数字化的办赛模式,不仅打破时空限制,更让器乐演奏以"可见可感"的方式融入市民生活。
三是美育联动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作为全国青少年美誉基地的北京市文化馆,本次赛事启动"文化馆+校园"协同机制,通过"大手拉小手"系列活动,将专业艺术资源精准输送至校园。评审期间,20余位知名艺术家走进中小学开展大师课,通过即兴合奏、乐器解构等互动形式,让艺术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值得关注的是,入围决赛的102支团队中,26支来自美育基地校的青少年乐团表现亮眼,充分展现"馆校联动"的育人成效。
随着决赛临近,这场融合专业评审、大众参与、美育推广的器乐盛会,正以音乐为纽带,串联起城市文化脉络,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澎湃动能。7月,让我们共同期待决赛舞台上的巅峰对决,见证新时代首都群众艺术的璀璨绽放。
来源:创作辅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