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族为根 以世界为镜 “歌唱北京”第十二届首都市民器乐大赛青少年专场奏响美育新乐章

时间: 2025-07-09 浏览数 91

+1 点赞 0收藏 分享


2025年7月9日,国图艺术中心音乐厅内华灯璀璨、乐韵悠扬,第十二届首都市民器乐大赛青少年专场在此圆满举行,本届器乐大赛以“畅想首都之声,奏响盛世华章”为主题,从45所美育基地校汇聚26支首都中小学青少年器乐团队,他们以交响乐、管乐、民乐等多元器乐艺术形式,共同奏响了一曲充满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乐章,充分彰显了北京市文化馆作为全国首批“青少年美育示范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 。

 

共育:构建阶梯式培养,回归美育育人本质


本届大赛青少年专场系列活动秉持高站位引领,精心构建“普及—提高—展示”的阶梯式培养模式,以美育基地校为坚实阵地,广泛整合各方优质资源,为青少年器乐学习者打造了一座茁壮成长的艺术摇篮。活动特别邀请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杨又青、北京市优秀音乐教师郭志平、国家一级演奏员李春勇组成专业评审团队,从专业角度为赛事把关,确保了活动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在赛事设置上,创新采用“展演+点评+提升”的循环机制,在比赛过程中,专家评委不仅对青少年的演奏进行专业点评,还提出针对性的提升建议,让青少年在比赛中不断进步,促进艺术水平的持续提升,真正实现了让美育回归育人本质,引导青少年走出课堂,积极融入社会,在艺术实践中全面成长。

 

创新:馆校社协同,打造云端美育新生态


首都市民器乐大赛青少年专场系列活动积极探索创新,持续推动文化馆、专业院校与社会资源紧密联动走进校园,构建起“馆—校—社”协同育人的全新机制。联合首都专业院校、知名艺术团体等社会力量,深入辐射校园美育课程体系,将专业艺术资源精准转化为适龄教育内容,满足校园美育的多元需求。



作为全国首批“青少年美育示范基地”,北京市文化馆通过“大手拉小手”系列活动,与45所美育基地校开展深度合作,采用“1+N”帮扶模式,搭建起“美育教育资源库”。不仅共享精品课程,还定制化举办大师课、艺术讲座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同时,积极拥抱数字科技,依托“北京数字文化馆”平台,全力打造“云端美育”,开发线上数字器乐艺术展示、直播教学、慕课共享等功能,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美育资源均衡覆盖,让每一个青少年都能享受到优质的美育教育。


多元:中西合璧,涵育青少年文化自信


活动中,民乐与西洋乐器同台竞技、交相辉映,青少年们在不同音乐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提升了文化理解力和包容性,为成长为具有跨文化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赛始终秉持“以民族为根,以世界为镜”的理念,通过“传承+交流”模式,引导青少年深入挖掘民族音乐的艺术价值,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在演奏民族器乐、演绎民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青少年们深刻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坚定文化自信,真正实现了美育工作“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目标 。


首都市民器乐大赛青少年专场系列活动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首都美育工作创新实践与重要成果的集中展示。未来,北京市文化馆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持续推进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强大的首都文化力量。


来源:创作辅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