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润六盘 京华联固原——2025“春雨工程”北京文化志愿者边疆行走进固原

时间: 2025-07-16 浏览数 83

+1 点赞 0收藏 分享


七月的固原,风拂六盘清风爽,情满萧关万象新。2025年7月11日,“春雨工程”北京市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在固原博物馆广场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北京市文化馆、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馆、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固原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共同主办,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固原市文化馆、固原市非物质文化馆遗产保护中心共同承办,特别鸣谢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中国铁路文工团、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北京歌剧舞剧院的大力支持。



活动以“大舞台”文艺演出、“大展台”非遗展示、“大讲堂”专家讲座三大板块为载体,为这座古丝绸之路重镇注入首都文化活力,奏响京固两地民族团结的动人乐章。


大舞台:京固联袂共绘文化长卷


夜幕下的固原博物馆广场灯火璀璨,一场融汇京韵与黄土风情的文化盛宴在此上演。演出由宁夏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开场舞《一起向未来》拉开序幕,青春洋溢的舞姿瞬间点燃全场热情。歌曲《节日欢歌》清亮悠扬,传递节日喜庆;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杨熙宇带来的快板《武松打虎》,节奏铿锵间尽显民间曲艺的灵动风采,重现经典故事的鲜活韵味;固原市文化馆苏晓慧演绎的秦腔《五更鸟》,字正腔圆间尽显西北戏曲的磅礴气势,展现本土艺术的深厚底蕴。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杨雅淇的《花仙仙》舞姿灵动,仿佛将春日繁花搬上舞台;中央民族歌舞团民乐串烧《丝路琴声》《青春舞曲》则以多元乐器对话,重现古丝路的文化交融盛景。中国煤矿文工团宋京的唢呐演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将黄土高原的滚烫热情注入音符;中国铁路文工团的杂技《青春信仰》以高难度技巧诠释奋斗力量,引得观众阵阵惊呼。压轴的男女二重唱《母亲是中华》与歌伴舞《再出发》,汇聚京固两地演员,唱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共同心声。现场观众或挥臂跟唱,或随节奏轻摇,舞台上下血脉相连,生动诠释着文化认同带来的强大凝聚力。



大展台:非遗技艺点亮丝路明珠


非遗展示区内,京派内画鼻烟壶、彩塑京剧脸谱、北京刻瓷、葫芦烙画等北京非遗项目以其精湛技艺和细腻笔触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欣赏,四位北京非遗传承人现场讲解非遗技艺,并邀请观众参与体验,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了解非遗文化。固原市非遗项目杨氏泥塑、砖雕、高台马社火同台展示。非遗技艺在互动中从“展品”变为“活态文化”,成为连接京固两地的情感纽带。



大讲堂:深度交流激活文化春水


7月12日,两场“大讲堂”在固原市文化馆开讲,为基层文化工作者带来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北京市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王维波的《文化馆简史》,梳理群众文化机构发展脉络;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国家一级演员、国家一级编导李丽的《舞蹈艺术的审美范畴》,通过精彩片段赏析和理论解析,为当地舞蹈创作注入新思路。



此次固原之行,是“春雨工程”深耕边疆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从舞台上的艺术共鸣到展台前的技艺传承,从讲堂里的思想碰撞到街巷间的民心相通,北京与固原以文化为媒,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正如六盘山的春雨滋养沃土,这场跨越千里的文化之约,必将在边疆大地播撒更多希望种子,共绘民族复兴的壮美画卷。


来源:团队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