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白河畔唱和声,长城脚下谱新篇 2025京津冀好声音大赛:以音乐为桥,绘就三地文旅融合新图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航向,北京市文化馆携手天津市群众艺术馆、河北省群众艺术馆、北京市音乐家协会,于9月16日至17日在密云区古北水镇日月岛广场重磅开启2025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歌唱北京“四季跃欢歌,唱响京津冀”好声音大赛决赛的现场,这场以百姓为核、文旅为脉、协同为魂的音乐盛会,为京津冀三地融合注入新文化动能。
破界!从剧院到景区:让群众歌声“长”在风景里
当传统声乐赛事还囿于剧场舞台,本届大赛已率先迈出文旅融合的创新步伐,北京市文化馆联合密云区文化和旅游局以“让艺术融入生活,让歌声点亮风景”为理念,将决赛舞台搬进古北水镇日月岛广场,现场歌声与长城剪影相映,旋律和市井烟火交融,参赛选手们唱的是生活里的幸福,是新时代的欢歌,而台下观众既是赛事的见证者,也是密云文旅成果的体验者。这场“走出剧院、扎进景区”的赛事,不仅让群众真正体会到百姓演百姓听、百姓演给百姓看,更让文旅魅力借由歌声出圈,成为游客心中听歌必打卡的新坐标。
焕新!从独唱到和声:2000人突围,组合组唱活“协同”魂
此次赛事经过三个月初选、近万名选手角逐、2000人晋级复赛、百名歌手决战这场覆盖京津冀三地的百姓音乐盛事,是一次“群众参与、全民同乐”的生动实践。今年大赛最亮眼的创新,当属首次增设组合组,选手们用多声部的交织、默契的配合,将“协同”二字唱进旋律里,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选手,用和声演绎一家亲的温暖。评委感慨:这些组合的歌声里,没有“你我”,只有“我们”,这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最动人的声音注脚。从百姓唱到百姓和,从个人出彩到集体发光,大赛真正体现“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的初心,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在长城脚下用歌声绽放。
提质!金钟奖专家坐镇:把百姓赛事炼成金名片
百姓赛事有烟火气,更要有专业度,本届大赛特邀国家金钟奖最高评审委员会主任赵登营等领衔7位顶级音乐家,指挥家,歌唱家坐镇评委席,用行业顶尖视角为选手赋能,专家团不搞高高在上的评判,而是以接地气的指导引导百姓好声音发展。专业力量的注入,让这场赛事跳出自娱自乐的局限,成长为兼具百姓温度与专业高度的品牌IP,更凸显出首都群众文化在全国的龙头引领作用,让“京津冀好声音”成为歌唱北京系列活动中一张闪亮的“金名片”。
出圈!线上线下同燃:41万人云听歌,带火“观赛+旅游”新消费
决赛现场,游客与观众齐聚古北水镇,在歌声里感受当地风情,线上,国家云平台、北京数字文化馆、密云文旅抖音、103.9交通广播组成全媒体矩阵同步直播,41万网友隔着屏幕云打卡,评论区满是“听着歌就想去古北水镇”、“京津冀的歌声太有感染力”的热情互动。更值得关注的是,大赛联动古北水镇商圈、景区及文化地标,推出观赛+旅游一站式体验,让一场赛事带动全域消费,真正实现了“文化赋能旅游,旅游反哺文化”的双向奔赴,当最后一段和声消散在长城暮色里,这场音乐盛会早已超越“比赛”的定义,它是京津冀三地百姓用歌声编织的情感纽带,是文旅融合创新实践的鲜活样本,更是协同发展战略在文化领域的生动落地。
未来,京津冀好声音大赛将继续以音乐为笔,在长城脚下、潮白河畔,续写三地“同唱一首歌、同绘一幅画”的融合新篇,让文化的力量,成为群众文化高质量发展最动人的“和声”。
来源:创作辅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