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讲堂 | 招募!绘尽草木三千 解码中国植物科学画的近现代演进
2025.09.20 - 2025.09.20
#博物馆

中国园林博物馆
中国园林博物馆 芸香阁
场次
活动已结束
服务说明
1、每笔订单最多可选座1个座位号;
2、选座时,请尽量选择相邻座位,不要留下单个座位;
3、点击”完成选座”后,请在120S内及时提交,超时系统将释放你选定的座位;
4、选座订票为特殊商品,出票成功后,如无无法使用问题,不得退换;
5、出票成功后,请牢记取票密码,若没有收到取票短信,请到订单中心查询,或拨打客服电话400-0596-087;
“东方有嘉木——中国植物的力量”,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二号主题展厅盛大启幕。展览首次系统梳理并呈现中国植物如何跨越山海,深刻影响世界植物学、园艺与园林景观发展历程,展现中国作为“世界园林之母”的深厚底蕴与全球贡献。
9月20日,园博馆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爱莉老师带来专题讲座,为大家解码中国植物科学画的近现代演进。
中国植物科学画的
近现代发展历程
及其绘制特色
中国植物科学画的发展与中国现代植物学的研究进程紧密相连,其历程是一部从学习西方到形成本土特色、再到创造新生的历史。中国生物科学画奠基人冯澄如将中国画技法与西方科学绘画相结合,开创了中国植物科学画严谨美的作品风格,他编著的《生物绘图法》一书,为这门学科建立了理论和方法论体系。胡先骕、陈焕镛等中国植物学奠基人认识到科学画的重要性,在其领导的科研机构中为植物科学绘图员提供了位置。
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全国性植物资源普查工程的启动,将植物科学画推向了巅峰,全国200余名植物科学绘图员用半个世纪将中国三万多种植物绘制成精细的科学画,成为了植物分类学的重要依据。科研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公众探索美的内心需求及审美力的不断提升,是植物科学画焕发新生的核心动力。科技与美术的结合不再是简单的工具替代,将是一场深刻的赋能与进化,也将会创造出更适应未来科研需求的精美作品。
主讲人
李爱莉
李爱莉,高级工程师,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从事植物科学画绘图工作。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植物志》、重大国际合作项目Flora of China和Flora of Pan-Himalaya、《中国高等植物》、《中国药用植物志》、《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中国常见湿地植物》、Peonies of the World、A Monograph of Codonopsis and Allied Genera(Campanulaceae)、Conifers Around the World、A Worldwide Monograph of Gentiana等50余卷册植物学著书的植物科学图版的绘制、修订、编辑等工作,百余幅作品随科研人员论文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Earth-Science Reviews、New Phytologist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
讲座信息
讲座时间
9.20(周六)上午 10:00
讲座地点
中国园林博物馆 芸香阁
报名方式
请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按要求填写问卷中的信息,成功提交后即视为报名成功。
添加表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