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一统”与共同体:清代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中华民族的融合》 公益讲座招募
2025.09.19 - 2025.09.19
#博物馆

北京艺术博物馆
北京艺术博物馆
场次
去预约
服务说明
1、每笔订单最多可选座0个座位号;
2、选座时,请尽量选择相邻座位,不要留下单个座位;
3、点击”完成选座”后,请在120S内及时提交,超时系统将释放你选定的座位;
4、选座订票为特殊商品,出票成功后,如无无法使用问题,不得退换;
5、出票成功后,请牢记取票密码,若没有收到取票短信,请到订单中心查询,或拨打客服电话400-0596-087;
北京艺术博物依托馆藏文物和古建筑特色,将万寿寺西路第七进院正殿设为公益学术平台“北岸讲坛”,联合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举办系列讲座,搭建专家与公众的交流桥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感受文化魅力。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是北京市文物局下属的非营利团体,致力于文物保护、学术交流及社会宣传等公益事业。我馆特别邀请中央民族大学赵令志教授,举办《“大一统”与共同体:清代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中华民族的融合》专题公益讲座。
讲座题目:《“大一统”与共同体:清代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中华民族的融合》
讲座地点:北京艺术博物馆 北岸讲坛
讲座时间:2025年9月19日(周五)
上午9:30-11:00
主办单位:北京艺术博物馆 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
主讲人
赵令志,男,满族,1964年7月出生于赤峰市松山区,本硕博均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曾留学日本。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二级教授、中国边疆民族历史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清史、中国民族史、满文文献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专著译著10余部,在《历史研究》《民族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完成多项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10 余项。现承担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工程《(新编)中国通史》之《清代卷》撰写工作,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和民国时期国家治理多语种档案翻译整理研究”的首席专家,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清代上卷主编等。
讲座内容
有清一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与“大一统”疆域格局得以不断巩固和发展。在清朝幅员辽阔的版图上,生活着包括汉、满、蒙、藏、回等在内的诸多民族。各民族同胞基于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而相互学习借鉴,政治上紧密认同,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彼此不断融合,形成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多民族共同体。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和谐互动的新格局,在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上促成了民族关系的进步、多元文化的交融,巩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凝聚和国家统一,为近代“国家认同”的形成,清后期以来中华民族从“自在”转向“自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讲座将讲述清代的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包括八旗的主导、边疆的开拓与巩固、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等内容。居住于北京的八旗禁旅,在清代政治、经济、军事、边疆、民族等事务中处于主导地位,故北京地区的清代“三交史”,重点是八旗的作用;而清代东北、北方、西北、西南等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亦各有特色。研究清代的“三交史”不但是对以往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对多民族文化交融体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继承,鉴古知今,以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报名须知
1、参与方式
本讲座免费,报名成功者请于活动当日 9:00-9:20 扫码签到,并出示报名成功截图,由工作人员引导至北岸讲坛。
2、报名要求
名额:30人;年龄要求:14周岁及以上。
3、报名时间
截止时间:9月18日12:00(额满即止)。
4、报名方式
关注“北京艺术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点击“活动预约”报名;或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
(扫码报名)
5、注意事项
请遵守博物馆相关规定,配合工作人员安排;
活动现场将进行摄影摄像,报名即视为同意主办方在公益宣传中使用包含您肖像的影像资料。
添加表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