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汇聚北京,数字赋能文化:这场交流活动照亮服务新路径

时间: 2025-11-14 浏览数 81 点赞数 0 收藏数 0

+1 点赞 收藏 分享


11月12日下午,北京城市图书馆智和厅内光影流转,2025中国文化馆年会“微光荧荧——新时代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数字镜像”专题交流活动在此举行。本次活动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湖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联合北京、四川、湖南、广东四省文化馆共同协办。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陈彬斌、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罗罡莅临交流现场,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文化工作者、专家学者与媒体代表,共同探讨数字时代基层文化服务的创新路径。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陈彬斌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陈彬斌现场发言指出:《微光》栏目用镜像语言讲述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故事,展现群众文化工作中的真人真事真情,非常令人感动。他强调,新大众文艺时代正在到来,群众文化工作应坚持以基层为源头,让普通人成为文艺表达的主角,借助数字技术构建双向激发、繁星满天的文化新生态。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罗罡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罗罡发言指出,《微光》访谈栏目聚焦基层,注重真实与真情,具有创新性和持久性,希望《微光》项目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深耕公共文化的共建共享,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以更加创新的精神,照亮全民美育之路,共同推动新大众文艺的繁荣发展。


活动以“微光七幕”的精心设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基层文化生态。从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党委书记、馆长邢君成书记的“微光之引”,到触动人心的短片集锦“微光之态”;从三省主创的理念分享“微光之说”,到五位基层代表的真情讲述“微光之真”;从专家解析的“微光之势”到领导讲话的“微光之评”,最终在《微光有岸》的歌声中圆满落幕,完整呈现了数字时代基层文化工作的创新图景。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党委书记、馆长邢君成



“《微光》对我们而言,就是一场用一百次奔赴,去完成一次倾听,见证一场生长的旅程。”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微光》栏目总导演刘墨的这句话,道出了数字时代文化工作的深刻内涵。数字技术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成为文化服务中连接情感、传递温度的桥梁。



湖北省《微光》栏目总导演刘墨


在“微光之说”环节,湖北省《微光》栏目总导演刘墨分享了团队“奔赴、倾听、生长”的创作历程,通过记录100位基层文化人,让散落的“微光”连成星河;北京市文化馆李楠介绍的“文化馆长(员)说”项目,让默默耕耘的文化馆人亲口讲述与文化、与人、与土地的真实故事;四川省遂宁市文化馆张麒君则以《我在文化馆当保安》系列微短剧为例,展现了将文化宣传融入网络语境的“出圈”智慧。这些创新实践证明,数字化正在重塑文化服务的形态与边界。



北京市文化馆李楠



四川省遂宁市文化馆张麒君



“群众需要什么,能接受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在“微光之真”环节,武汉经开区文化馆程杰老师作为基层代表发言,他的这句话,引发了在场文化工作者的强烈共鸣。十五年来,他从面对学员因农事中断排练的困惑,到创新制作广场舞数字教学资源,见证了数字化如何让文化服务更接地气。



武汉经开区文化馆程杰


紧接着上场的湖北鄂州市汀祖镇文化站站长王爱美分享了被《微光》记录后,当地文化活动从“要群众参与”到“群众要参与”的喜人转变;湖北十堰市群艺馆许舞将泥土藏进歌曲,把帮扶户的橘子写成旋律,用《一江深情》《老胡的日子》等作品为时代写下深情的文化注脚。



鄂州市汀祖镇文化站站长王爱美



湖北十堰市群艺馆许舞


湖南石门县文化馆易敏生动讲述了他们如何用数字技术激活古老山歌,将非遗传承人的颤音变为永恒云数据,又用直播点亮群众舞台,让民间乐团的梦想通过一方掌上屏,传遍四方;广东深圳市坂田街道姜媛媛展示了AR、VR技术如何让百年舞麒麟在数字世界获得新生。他们的故事虽平凡,却因坚守而闪光,因创新而动人。



湖南石门县文化馆易敏



广东深圳市坂田街道姜媛媛



活动现场,专家学者与领导嘉宾从更高维度为基层文化工作把脉定向,共同探讨了数字时代文化服务的新模式。北京师范大学杨乘虎教授呼吁,文化馆应继续以这“荧荧微光”温暖人心,用镜头记录更多“脚带泥土”的鲜活故事,从而塑造出更具温度、更贴近时代的文化新形象。中国传媒大学原平方教授将《微光》誉为基层文化建设的“湖北样本”,认为这些真实的影像叙事让平凡的坚守被看见,使点滴微光终能汇聚成照亮前路的璀璨星河。



北京师范大学杨乘虎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原平方教授


这一系列作品之所以动人,正如人民日报记者郑海鸥所洞察的,其核心在于聚焦“人”的价值——那些扎根基层、富有热忱的文化工作者,正是他们点亮了职业的使命感与文化的星星之火。《微光》的成功,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首席记者王彬看来,源于其出众的策划能力与对新媒体传播规律的深刻把握,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人民日报记者郑海鸥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首席记者王彬


从创新实践的探索,到基层坚守的奉献,再到智慧引领的展望,这场以“微光”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完整展现了新时代基层文化工作的生动图景。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这些平凡岗位上的点点“微光”正汇聚成照亮公共文化服务的璀璨星河,展现出新时代基层文化工作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


来源:湖北省文化馆